建筑垃圾破碎处理要办理些什么手续-建筑垃圾破碎机设备的年处理能力是多少啊呢

根据工程实例和文献资料,分析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现状、管理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途径和机制,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并对国内外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法则、策略及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1建筑垃圾资源化概述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建筑垃圾资源化一般意义上是指将建筑物拆除之后工地剩下的或者施工现场浪费的一些废弃固体物质,通过相应的技术方法和一些管理措施,回收其中有价值的物质并加以加工再生成产品的过程[1]。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通过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一方面可以适当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量,起到减少安全隐患、保护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原生资源的消耗量,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并且能促进建筑垃圾的循环经济发展[2]

2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

2.1国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京、津、冀、鄂、吉、辽等地调研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每年的建筑垃圾产量可达20亿t以上,并且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有可能达到10%以上,建筑垃圾的产量正在以一个巨大惊人的速度增长着,但是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再利用的效率却非常之低,建筑垃圾资源化率更是非常之低。这些待处理的建筑垃圾就严重危及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环境,甚至危及国民身体健康。对于建筑垃圾的管理与处理,我国起步是比较晚的,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而刚开始的范围也仅限于一小部分大城市[3]。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方面的直接法律是相对匮乏的,对于一些违规违法的建筑垃圾处理行为,缺乏有力的处罚制度,这也导致了一些企业钻法律的空子,少花钱甚至不花钱,采用一些简单的掩埋焚烧方式,随意处理有害于环境的建筑垃圾。

伴随着建筑垃圾日益增加的严峻形势,近年来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将注意力投向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研究,开始尝试从技术层面、法律角度、市场层面等对建筑垃圾资源化进行研究。在技术层面上,李佳彬、孙家瑛、朋改非等学者,通过对比再生粗骨料与天然骨料的特点,采取实验对比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而得出可以通过调整水灰比来使再生混凝土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在政策法规及管理上,因为制度观念的落后、监管机制的不合理、奖惩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够细致,我国的建筑垃圾管理的转型尚存在很大困难;在市场层面上,再生建筑材料由于技术层面的不完善,再加上部分商家对于再生建筑材料的质量的担忧,导致一些建筑材料的利润水平很低[4]。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形势严峻,虽然得到广泛关注,但在资源化过程中,由于法律的不完善、激励机制的缺乏、相关研究与工程实际应用的差异等细节方面的原因,我国在建筑垃圾资源化方面的任务依旧艰巨。

2.2国外现状及可借鉴经验

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处理方法非常实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作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些发达国家的法治体系完善,技术相对成熟,在这样的前提下,建筑垃圾成为了一种资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支力量。美国是最早进行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的发达国家之一,早在1915年就已经开始对筑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沥青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再利用。通过相关完善的法规和监管体系,再加上资源化技术的相对成熟,相关企业不得不有意识地采取资源化措施处理建筑垃圾,使得美国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几乎达到100%。同样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也是非常重视。从1954年开始,日本先后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严格规定了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必须要达到的要求[5]。

此外,以法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实施了“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通过事先的一些科学管理可有效控制措施,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国外的专家学者和环保企业都积极参与,在技术、监管、社会等层面上,都对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有很大借鉴意义。在技术层面上,由Zegaetal提出的在垃圾破碎环节增加一个垂直冲击式破碎机来改善再生集料的质量和粒径,通过集料比例和粒径的调整,将建筑垃圾制作成路面材料;在监管层面,实践工程表明:大部分资源化系统运行价差的企业是因为缺少激励;如果适当推行环境税和资源化补贴机制,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相关企业就会产生规模效应。

建筑垃圾资源化能否大规模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部门能否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政策。在社会层面,国外学者调研发现:建筑垃圾的产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设计的变更引起的;建筑承包商、设计师等对于再生产品的评价和再生产品的推广使用有很大影响。总之,在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法律法规是非常完善的,政府的激励机制也相对完整,市场推动机制也相对全面,对于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3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相关建议和行动措施

3.1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在建筑垃圾处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及政府监管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缺陷,管理体系比较落后,处于一种政企不分、管理与执法混淆的非正常状态,严重影响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发展。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应尽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整个资源化过程中各部门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推动资源化的健康发展。

3.2做好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数据库建立

对于拆建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种类的建筑垃圾,应该做好分类,根据其可资源化的程度采取不同的资源化措施,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建筑垃圾的再生作用。此外要将建筑垃圾相关的数据如上一年废弃物数量、再生利用率等及时公开,既方便学者们更新研究数据,又能更好地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资源化工作。

3.3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激励机制

由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高投低收的现状,很多企业不愿意加入这样的行列,所以需要政府加大对资源化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可以对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另一方面对一些资源化达到一定规模,且效益较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经济奖励。

3.4加大建筑垃圾排放收费标准

如果提高了建筑垃圾的排放费用,一方面让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作用,可以在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将增收的费用用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管理科研工作。此外,还要对一些不按照要求处理建筑垃圾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增加其违规成本。

3.5做好质量评定和质量认证

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而生产的建筑材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企业或是人员对其质量问题存在疑惑,所以才不敢去使用。所以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做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的质量评定和认证工作,并完善认证体系,让消费者放心。

3.6积极宣传再生产品

政府及企业需要增加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宣传,让使用者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概念及其性能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同时还要对一些已经有所成就的资源化企业做好宣传,发挥其典型模范作用,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行列。

3.7做好资源化技术研发工作

虽然现在已经有一些资源化的技术,但对于一些比较难以处理的建筑垃圾,该如何转变成再生建材仍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一方面这需要科研工作者做好科研工作,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关,要及时攻克,另一方面需要国家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工作。

4结论与展望

通过比较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发展程度,得出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尚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阶段,需要从国外的先进方法中汲取经验,从政府、企业、社会等多角度,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监管体系和激励处罚机制,加大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覆盖范围,真正做到再生利用率较高,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工程招标业主名录

北京工程招标业主名录

天津工程招标业主名录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source=bdzd

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冻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间的关系,以及水泥含量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各项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强度和刚度较高、抗冻性与水稳定性较好,各项路用指标均满足规范对轻交通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及底基层的材料要求。

1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因此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25亿t,这些数量巨大的建筑垃圾大多被简单的露天堆放或是填埋处理后,不仅占据着有限的土地空间,又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1]。在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方面,我国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是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标准不够成熟[2]。

国外对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研究比较早,美国的相关研究表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是影响建筑垃圾性能最主要的因素,当存在较多的大粒径再生骨料时,空隙较多导致再生骨料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较低[2];日本在建筑垃圾利用方面,以“谁生产,谁负责”为原则,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在97%以上,同时日本对建筑垃圾制成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耐久性,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3];德国针对建筑垃圾,开发了一种蒸馏燃烧工艺,将其中的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并分别加以利用,产生的燃气用来发电,剩下的破碎建筑垃圾物用于填筑道路路基以及人造景观物[4]。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建筑垃圾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冻性能、水稳定性能等路用技术指标,为建筑垃圾在道路上的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2原材料性质

2.1水泥

水泥采用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2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的路用性能主要由建筑垃圾的成分所决定,本文所采用的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旧建筑物拆迁,建筑垃圾成分主要包括泥土、碎砖瓦、混凝土块、砂浆、木材、钢材等。在生产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的现场,一般设备主要有:风选除杂设备、筛分设备、磁吸分拣设备、反击式破碎机以及其他设备。对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块、碎砖瓦等进行破碎、筛分后,按规范要求的级配进行掺配。建筑垃圾的压碎值大于26%,所以不能直接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面的基层,但可作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5]。建筑垃圾再生集料与一般的天然集料相比,再生集料表面吸附着较多的水泥砂浆,并且表面上的开孔空隙比较明显,同时在生产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时,对集料产生较大的冲击作用,致使再生集料内部有一定数量的微小裂纹,从而降低了集料的强度。但建筑垃圾再生集料中的微粉含量比天然集料高,并且微粉中有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和一些活性物质,而这些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再生集料的路用性能。

3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路用性能

3.1标准击实试验

当建筑垃圾混合料中有较少的细颗粒时,混合料形成的结构是骨架密实型,细颗粒悬浮在骨架空隙中,此时建筑垃圾混合料的干密度较小。当细颗粒含量较多时,混合料难以形成骨架,此时混合料的强度较小。标准击实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的配合比,即在最大干密度的情况,确定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最佳含水量,最终确定其配合比。在含水量比较小时,再生集料的干密度会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含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干密度开始下降,含水量—干密度曲线出现拐点,此时拐点处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拐点处的的含水量称为最佳含水量[6]。

根据试验规程[6]中的方法,先确定水泥剂量,再取5~6份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然后依据不同的含水量制备出再生集料混合料试样,再按照规定的击实功在试筒内对混合料试样进行击实,然后对击实完成后的混合料试样进行称重并测定其含水量,计算出干密度,最后在含水量—干密度坐标系中依次描绘出各点,并连接成圆滑的曲线,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干密度为最大干密度。本文选取3%、4%、5%、6%、7%不同的五组水泥含量,分别测得在不同的水泥含量时,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水泥含量越大,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最佳含水量越大,而最大干密度变化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掺入建筑垃圾中的水泥与水反应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水,又因为水泥在建筑垃圾中的含量很少,所以建筑垃圾的最大干密度变化不大。

3.2水泥稳定建筑垃圾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根据规范[7]中对水泥稳定类材料基层或底基层的强度要求,当水泥稳定类材料作为轻交通沥青路面底基层时,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应大于或等于1.5MPa;而当作为特重交通沥青路面的基层时,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应大于或等于3.5MPa。参照相关试验规程[8],利用静压法来成型圆柱体试件,并使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湿养6d,在水中养护24h,最后进行试验。在试验的前一天,先将试件置于水中24h,然后在试验前,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湿润的毛巾把试件表面的水分吸干,最后把试件放在万能压力试验机的升降台上,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同时控制加荷时的荷载速度为0.1kN/s~0.2kN/s,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每一组采用9个试件,最终以9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每一组确定水泥含量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

本文选取3%、4%、5%、6%、7%不同的5组水泥含量,分别测得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在7d、28d、90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可知,水泥剂量越大,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这是因为较多的水泥与水反应产生了较多的水泥水化产物,与建筑垃圾集料一起逐渐形成一个三维网状结构的水泥浆体,这些水泥浆体最终将直接影响着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强度,同时随着龄期的不断延长,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强度不断增大,直至趋于稳定。

3.3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劈裂强度试验

依据相关试验规程[8]中的试验方法,将不同水泥含量3%、4%、5%、6%、7%的水泥稳定建筑垃圾材料分别制作成标准试件,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生至90d龄期,最终测得试件的劈裂强度如表6所示。由劈裂强度试验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二灰土的劈裂强度(一般为0.25MPa[9])小于水泥稳定建筑垃圾,而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劈裂强度小于水泥稳定碎石(一般为0.5MPa),这是因为建筑垃圾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水泥剂量越大,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劈裂强度越大,并且水泥含量增加1%,劈裂强度提高约8%~18%,这是因为较多量的水泥反应产生了较多的水泥水化产物,而这种水泥水化产物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劈裂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3.4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作为公路的基层及底基层材料时,承受着由路面面层传递下来的荷载作用,此时,水泥稳定建筑垃圾不仅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也要有一定的抵抗基层及底基层变形的刚度。根据相关规范的试验要求,测得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在不同水泥剂量下的抗压回弹模量值。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抗压回弹模量值与石灰碎石土(一般为700MPa~1100MPa[9])相差不大,而比二灰砂砾的抗压回弹模量值小(一般为1100MPa~1500MPa[9])小。水泥含量越大,水泥稳定建筑垃圾抗压回弹模量值越大。这是因为较多的水泥水化产生较多的具有膨胀结构的水化产物,这些膨胀的水化产物填充于建筑垃圾的空隙之中,最终使得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具有一定的抵抗变形的能力[10]。

3.5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抗冻性能

位于寒冷地区的路面基层以及底基层不仅承受着荷载的作用,同时也承受着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所以当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用于寒冷地区的路面基层及底基层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抗冻性能。依据相关试验规程[8]中的试验方法,测得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在水泥含量分别为3%、4%、5%、6%、7%时的抗冻系数。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抗冻系数均大于60%,具有一定的抗冻性能,所以在修建中等以下寒冷地区的公路时,可以使用水泥稳定建筑垃圾作为基层或底基层材料。水泥含量越大,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抗冻性能越好,且水泥含量每增加1%,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抗冻系数约提高9.6%~13.0%。这是因为水泥水化产生的较多水化产物将建筑垃圾再生集料中的孔隙填充满,从而使得水分难以进入到建筑垃圾内部中去,最终使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具有一定的抗冻性能。

3.6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水稳定性

水稳定性是公路路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用水稳定系数表示。根据相关试验规程[8]中的试验方法,一般先将水泥稳定建筑垃圾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其中包括最后1d的浸水时间,再经过5次48h的自然风干,然后又浸水24h的干湿循环,最后测得试件的抗压强度与标准养护28d龄期测得试件的抗压强度的比值。依据试验方法测得在水泥含量分别为3%、4%、5%、6%、7%时。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水稳定系数越大,水泥含量每增加1%,水稳定系数增大3%~6%。

4结语

本文经过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进行一系列系统的研究,得出了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冻性、水稳定性等一系列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①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在修建轻交通二级以下公路时,可以作为路面的底基层材料,如果要作为路面的基层材料时,水泥在水泥稳定建筑垃圾混合料中的含量应大于或等于6%。②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抗冻性与水稳定性均较好,且水泥剂量越大,其抗冻性能与水稳定性能均越好,水泥含量每增加1%,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抗冻系数约提高9.6%~13.0%,水稳定系数约提高3%~6%,且试验中的水泥稳定建筑垃圾抗冻系数均大于50%,所以在修建中等以下寒冷地区的公路时,可以将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用作基层及底基层材料。

工程招标业主名录

上海工程招标业主名录

江苏工程招标业主名录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