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知识要点总结与反思-建筑垃圾处理知识要点总结

应该加强对从业人员各方面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知识。具体的知识培训如下。

(1)为提高垃圾清运工综合素质,满足公司发展和项目清运服务需要,并使培训过程规范化、系统化、

经常化,特制订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在职的全日制员工,兼职员工的培训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议定;

(3)公司的培训实施、效果反馈及评价考核等工作以办公室为主要权责单位,并对全公司的培训执行情况负督导呈报的责任。各部门应给予必要的协助,相关部门主管、受训清运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得不接受培训通知及阻挠培训工作实施;

(4)培训每月开展一次,培训时间原则上定于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上午。如有特殊情况需改期,将另行通知。额外的培训需求将根据各部门的情况灵活调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

在我国法律上,对垃圾分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不同的垃圾清运有不同的收费标准,那么,大家知道建筑垃圾清运收费标准吗?在此,为大家整理了建筑垃圾收费相关方面的法律知识。下面,大家就跟着的我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建筑垃圾清运收费标准

建筑垃圾清运费标准按不同功能区域收费是不一样的。住宅和办公写字楼的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他类型的物业服务收费及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提供的特约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规范其价格行为。

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物业服务收费,由省物价局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全省相应等级的基准价标准。该标准分为高层住宅、多层住宅以及办公写字楼三种类型,每种类又分为四级基准价。其中,高层住宅物业收费最高为1.50元/平方米·月,而未实行社会化物业服务的全省公共机构物业及原房改房的物业服务收费可参照。

大多数地方其实都有规定,业主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清运装修产生的垃圾,业主也可以及时自行清运。那么如果委托物业,那么需要交纳的建筑装修垃圾清运费一般是多少呢?举个例子:某市规定业主委托物业清运的,业主应负担装修垃圾清运费,标准按每平方米不超过3元计算。物业服务企业可向业主或装修企业收取装修押金。装修押金标准以户为单位计,房屋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下,押金不超过2000元;房屋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以下,押金不超过2500元;房屋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以上,押金不超过3000元。市民若发现有乱收费现象,可拨打电话进行投诉。

当然,事实上各个地方或者不同的小区因物价、服务等因素收费标准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不会与上面的相差太大。当然,一些高档别墅、住宅小区就另当别论了。

二、相关法律

根据《条例》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排污者新建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和场所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或规定的,或者是原有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或规定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和场所经改造后符合相关环境保护标准或规定的的,可自符合标准之日起,不再缴纳排污费。根据第三款的规定,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者不按本条例规定,未建设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设施和场所,或已建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和场所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者应根据其排放废物的数量和种类缴纳排污费用。以填埋方式处理危险废物的,若排放者的处置方式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应缴纳相应的危险废物排污费。《防治法》对危险废物的排污费用也作了明确规定,具体规定于防治法第五十六条。

固体废物排污费能否顺利征收,会直接影响环境污染的控制效果。但目前固体废物排污费在征收过程中存在的收费目的缺失、固定性不强等问题,并不利于排污费的顺利征收。

建筑垃圾在市政工程上的使用研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

建质〔2020〕46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是建筑垃圾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为做好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促进绿色建造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推动工程建设生产组织模式转变,有效减少工程建设过程建筑垃圾产生和排放,不断推进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人居环境改善。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源头减量。统筹工程策划、设计、施工等阶段,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有效减少工程全寿命期的建筑垃圾排放。

2.因地制宜,系统推进。根据各地具体要求和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制定计划,多措并举,系统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

3.创新驱动,精细管理。推动建筑垃圾减量化技术和管理创新,推行精细化设计和施工,实现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管控和再利用。

(三)工作目标。

2020年底,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2025年底,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300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200吨。

二、主要措施

(一)开展绿色策划。

1.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建设单位建筑垃圾减量化的首要责任。建设单位应将建筑垃圾减量化目标和措施纳入招标文件和合同文本,将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费纳入工程概算,并监督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具体落实。

2.实施新型建造方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推行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建造模式。鼓励创新设计、施工技术与装备,优先选用绿色建材,实行全装修交付,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在建设单位主导下,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减少设计中的“错漏碰缺”,辅助施工现场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3.采用新型组织模式。推动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指导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中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推进建筑师负责制,加强设计与施工的深度协同,构建有利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组织模式。

(二)实施绿色设计。

4.树立全寿命期理念。统筹考虑工程全寿命期的耐久性、可持续性,鼓励设计单位采用高强、高性能、高耐久性和可循环材料以及先进适用技术体系等开展工程设计。根据“模数统一、模块协同”原则,推进功能模块和部品构件标准化,减少异型和非标准部品构件。对改建扩建工程,鼓励充分利用原结构及满足要求的原机电设备。

5.提高设计质量。设计单位应根据地形地貌合理确定场地标高,开展土方平衡论证,减少渣土外运。选择适宜的结构体系,减少建筑形体不规则性。提倡建筑、结构、机电、装修、景观全专业一体化协同设计,保证设计深度满足施工需要,减少施工过程设计变更。

(三)推广绿色施工。

6.编制专项方案。施工单位应组织编制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明确建筑垃圾减量化目标和职责分工,提出源头减量、分类管理、就地处置、排放控制的具体措施。

7.做好设计深化和施工组织优化。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加工、运输、安装方案和施工工艺要求,细化节点构造和具体做法。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施工工序,推行数字化加工和信息化管理,实现精准下料、精细管理,降低建筑材料损耗率。

8.强化施工质量管控。施工、监理等单位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进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严把施工质量关,强化各工序质量管控,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或修补。加强对已完工工程的成品保护,避免二次损坏。

9.提高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的重复利用率。施工现场办公用房、宿舍、围挡、大门、工具棚、安全防护栏杆等推广采用重复利用率高的标准化设施。鼓励采用工具式脚手架和模板支撑体系,推广应用铝模板、金属防护网、金属通道板、拼装式道路板等周转材料。鼓励施工单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统筹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的调配。

10.推行临时设施和永久性设施的结合利用。施工单位应充分考虑施工用消防立管、消防水池、照明线路、道路、围挡等与永久性设施的结合利用,减少因拆除临时设施产生的建筑垃圾。

11.实行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施工单位应建立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管理制度,实行分类收集、分类存放、分类处置。鼓励以末端处置为导向对建筑垃圾进行细化分类。严禁将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入建筑垃圾。

12.引导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再利用。施工单位应充分利用混凝土、钢筋、模板、珍珠岩保温材料等余料,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加工制作成各类工程材料,实行循环利用。施工现场不具备就地利用条件的,应按规定及时转运到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进行资源化处置和再利用。

13.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施工单位应实时统计并监控建筑垃圾产生量,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建筑垃圾排放量。鼓励采用现场泥沙分离、泥浆脱水预处理等工艺,减少工程渣土和工程泥浆排放。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管理。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完善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将建筑垃圾减量化纳入本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地方各级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要统筹建立健全建筑垃圾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处置管理,推进建筑垃圾治理能力提升。

(二)积极引导支持。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鼓励建筑垃圾减量化技术和管理创新,支持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确定建筑垃圾排放限额,对少排或零排放项目建立相应激励机制。

(三)完善标准体系。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完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统计、处置和再生利用等相关标准,为减量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强督促指导。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将建筑垃圾减量化纳入文明施工内容,鼓励建立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公示制度。落实建筑垃圾减量化指导手册,开展建筑垃圾减量化项目示范引领,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经验交流。

(五)加大宣传力度。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和媒体监督作用,广泛宣传建筑垃圾减量化的重要性,普及建筑垃圾减量化和现场再利用的基础知识,增强参建单位和人员的资源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0年5月8日

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总结(系列7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为指导;以发展知识与循环经济,以降低能源损耗、提高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为目标;遵循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以及科学规划,试点先行,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和《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实施办法》等规章的规定,进行市政工程建筑建设中建筑垃圾综合应用的项目试点。

1运行项目的必要性

1.1建立示范工程是践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采用建筑垃圾代替及部分代替部分市政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就能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及道路建筑用料难的困局,实现一举两得,既节约了社会资源,又保护了自然环境。因此采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建设市政工程,是践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1.2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市政工程及公路建设技术进步的需要

就云南及昆明而言,市政工程建筑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与全国相比,很多技术属于跟进状态。目前在上海、天津、南京、西安、沈阳、合肥、承德等地,都进行过利用建筑垃圾进行城市市政工程及公路建设的试点,发表过相关的文章。通过参考、借鉴既有研究成果,在昆明开展利用建筑垃圾建设市政工程的试点,通过源头创新,研发适合云南气候、土壤、环境特点的施工技术,在跟上国内其他地区相关研究的同时,也能建立相关的成套技术,制定相关的规则、手册,引领该项技术的发展。

1.3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技术革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筑废弃物在市政工程建筑中的资源化利用,节省了垃圾运出及处理费用,减少建筑材料购买与运入的费用,考虑垃圾资源化过程的费用,根据国内试点的结论是能减少建设总成本。即使建设成本节约有限,但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破坏以及垃圾占地,减弱对交通运输干扰,从社会经济上讲也是盈利的。因此项目的试点,也是发展知识与循环经济,通过技术革新对市政工程及公路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有良性的带动作用。在昆明、云南乃至全国推广应用的前景非常广阔。

2项目的可行性(政策、组织、经济、技术、环境)

2.1政策方面

昆明市也针对建筑垃圾处置出台了相应政策,为项目落实打下了基础。这些政策与规定主要有:《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2006年)、《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2010年)、《昆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2010年)。

2.2项目组织

2.2.1试点项目现阶段研究重点是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替代传统的筑路材料;掌握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道路建设中的生产加工工艺、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在减少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和消纳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道路建设成本。而且可以快速、大量的消化建筑垃圾,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2.2.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产品众多,技术途径多样化,示范项目建成后,可以作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孵化器,可少走弯路降低探索成本,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有指导作用。

2.2.3依托云南省科研院校雄厚科技力量,在技术难点攻关,产品性能和工艺标准编制等各方面加快行进步伐。

2.2.4该项目的主管单位是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直接负责建筑垃圾的处理、清运调度行政许可,建筑垃圾调配、调拨审批有利于该试点项目原材料的协调,保证拟选试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2.3技术方面

利用建筑垃圾建设市政道路是两个方面的技术融合,一是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制备,二是道路建筑技术。此外利用建筑垃圾生产透水砖、免烧砖、实心砖、空心砖、彩色荷兰砖、广场砖、植草砖、路沿石等各类砖的技术都已经成熟,与道路建设相结合的就是把这些砖用在适当位置。

2.4环境方面

建筑垃圾处置已有多年经验,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渣排放,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使噪音、粉尘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达到环评要求。

2.5试点工程项目和建筑垃圾来源方面

试点工程项目的主管单位负责拟选5至8公里试验路段,选定近期的移动式规范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场地,报政府批准实施;建筑垃圾主管单位直接负责与建筑垃圾的相关行政审批,有利于试点项目所需原材料建筑垃圾的调配和运输,落实中期的过渡式规范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场地,以及远期的过渡性建筑垃圾处理场地,保证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3、试点工程项目的效益

3.1社会效益:试点项目实行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探索合理的运行模式,将有助于从根本解决城市建筑垃圾问题,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对昆明市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3.2环境效益:以每年可以消纳城市建筑垃圾100万t计算,可节约因放置垃圾而占用的土地100多亩;项目生产的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可减少对不可再生矿产的开采;项目部分产品取代粘土砖,每年可节省取土20多万m3,节省耕地约100多亩,还可节省标准煤2.0万吨,减少co2、so2等有害气体排放。项目实行就近原则,可以缓解运输带来的城市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3.3经济效益: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能降低建筑垃圾处理成本的同时也降低道路建设成本。从而带动建材、房地产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有利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4技术效益:试点项目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道路建设中的运用提供理论和试验数据,制定《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作道路水稳料》等昆明市地方标准依据,对建材革新、实现建筑工业化做出贡献。

3.5试点项目包括三阶段建设。1)一阶段,建设180t/h的移动式筛分破碎站一个,在过渡站建设180t/h破碎筛分生成线及砌块生产线各一条;2)二阶段,进行移动站及过渡站的扩建,增加180t/h的破碎筛分移动站一个和固定生成线一条,并在过渡站场完成办公区、研发中心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3)三阶段,在远郊建设固定式规范性建筑垃圾资源化场地。

试点项目建设以源头创新、就地快速消纳为总目标。一阶段主要实现新型材料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包括地基处理、路基填筑以及路面修筑中的使用。二阶段通过源头创新,实现新型材料在园林绿化、房屋建筑、市政管线、市政广场、给排水及水利工程中推广应用。三阶段,实现建筑垃圾及再生材料中转,目前不能形成产品的建筑垃圾及半成品的暂时存放或无害化,利用建筑渣土打造新型生态园等功能。

一、建筑垃圾综合应用的系统性问题。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综合应用试点工程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材料来源、破碎加工、施工建设、质量评价等环节,需要政府部门,科研单位,投资、管理、施工、拆迁及垃圾清运等企业的通力配合,试点是否成功在于整个系统能否按预期有序有效运行。为此,需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参与的模式的运行,加大政府部门的领导、协调、扶持力度,兼顾各方利益,通过试点,使建筑垃圾在道路中的再生利用走上市场化道路。

二、道路施工质量的非材料因素。

建成道路施工质量除了受再生材料的性能影响,还受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施工人员建筑填料质量方面的理解、项目实施阶段监理工程师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等因素的干扰,建筑质量不达标不等于再生材料有问题。因此,在建设管理中应全面加强对施工组织的监控,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

三、各种结构类型建筑物的建筑垃圾优化利用问题。

不同结构的建筑物垃圾成分不同,不同垃圾可用于道路不同的位置,也有不同的利用方法,因此,对于某种结构的建筑物,某一特定的待建道路,建筑垃圾应该有个最优的分类利用方法。对这个最优化问题,也应做深入研究,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立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缓解建筑垃圾给城市带来的环境和交通压力,节约大量土地和不可再生资源,并能为官渡区及昆明市道路建设提供大量的建筑材料,有利于促进形成新的产业链,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结束语:通过试点项目的实施,破解城市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的难题,为昆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城市建设做出贡献;引导建筑垃圾循环再生利用产业发展,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走上科技化、规范化道路;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源头创新技术的发展,提升云南企业及科研院校的建筑科技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后续、机关技术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source=bdzd

 专题“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总结”推荐内容。

 也要对上一阶段进行工作总结,总结是对某个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经过搜索整理,的我为你呈现“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篇1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杨和镇以倡导简约适度、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为目标,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进一步培育全镇干部职工低碳意识和环保理念,积极发挥镇机关在节约能源资源中的表率作用。为做好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制定《杨和镇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副镇长为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落实。

 (二)提高认识,积极宣传。为切实做好杨和镇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杨和镇通过晨会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2次,发放宣传彩页50余份,制作垃圾分类展板1块,联合县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组织开展培训1次,利用微信群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等宣传手段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工作。同时帮助各办公室制作分类垃圾桶,引导干部职工践行生活垃圾分类,增强绿色环保意识,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分类应分尽分、应收尽收制度。

 (三)严格落实,强化监督。为落实好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杨和镇通过会议学习《银川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详细讲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分类、监督管理、违反处理等条例内容。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关注银川市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严格要求各干部职工对生活垃圾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投放,特指定垃圾分类专员定期对各办公室垃圾分类进行检查监督,发现垃圾不分类乱投放的情况,立即在晨会进行通报批评。每月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数据统计上报。一般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均由县城管局进行处理,资源垃圾由镇垃圾分类专员进行收集、售卖,所得资金用于购买办公用品,对垃圾分类做的好的部门及个人进行奖励。结合志愿者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对镇机关及门口停车场进行打扫,美化,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环保意识。

  二、存在不足

 杨和镇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部分职工垃圾分类意识不强,依旧存在乱丢垃圾的情况;二是垃圾分类知识掌握不全,有些垃圾分类错误:三是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不健全。

  三、下一步计划

 20xx将继续加强镇机关的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检查监督。通过宣传监督等措施有效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垃圾分类意识。继续加强垃圾分类知识教育普及,使干部职工对垃圾都能正确分类。垃圾分类专员定期对各办公室进行检查通报,建立健全镇机关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篇2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的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科学谋划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积极做好垃圾分类示范推广和宣传工作,确保机关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

  一、严抓责任落实,确保任务有序推进。

 成立本单位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研究制定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将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公共区域软硬件提升、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等内容作为实施重点,按计划、按步骤有序实施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对全局行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动员部署,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为全面启动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奠定基础。

  二、注重示范推广,积极做好先行先试。

 为切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垃圾分类工作中示范表率作用,市酒类发展局以本单位所辖办公区域作为试点,专门采购可回收垃圾桶2只、其他垃圾桶1只、有害垃圾桶1只,替换原局机关办公楼内无分类垃圾桶,使各类垃圾能够按照分类要求,有序分类投放。按照行业主管职责,积极加强酒类企业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指导,督促企业完善垃圾分类设备设施,开展了垃圾分类进企业宣传指导和督促检查,共计宣传指导和督促检查40余次,检查企业40余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

  三、强化宣传引导,扩大宣传影响氛围。

 在局机关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配置兼职督导员2名,利用局微信公众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及工作推进情况,进一步造浓本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氛围,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党组统筹作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6次,开展志愿者活动6次,局垃圾分类工作参与人员覆盖率达到96%,党员干部参与率96%。

  四、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结合干部日常管理和文明素养提升工作,专门成立督导组,定期重点检查办公楼内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形成督导报告,并对未按要求投放人员及时提醒,提高办公区域垃圾投放水平。积极动员全局干部职工参与卫生城市创建,为卫生建设贡献力量。

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篇3

  一、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1.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为切实推动全县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我县于节能宣传周期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垃圾分类与节能宣传周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利用悬挂宣传条幅、县内繁华路段发放宣传单、机关办公区设立垃圾分类海报、学校开展主题班会、医院向患者介绍垃圾分类常识、机关食堂开展光盘行动减少餐食浪费等多种形式,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及群众的低碳意识和环保理念,培育节俭节约的社会风尚,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目前,我县公共机构产生的生活垃圾存放点主要集中在城区内的主干路和其它多条胡同,乡镇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存放于主干道旁。对于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主要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环卫作业第三方安图明日公司进行实施。中心城区现已逐步实施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即由居民将袋装的垃圾放至固定地点,再由生活垃圾清洁工用手推车或垃圾收集车上门收集后,运送至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乡结合部,居民将垃圾装入大垃圾桶,再由垃圾收集车车运送至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3.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的处理方式。从我县实际情况看,公共机构产生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生活垃圾。主要由安图明日公司垃圾集中运送至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填埋处理;二是建筑垃圾。县住建局在城区设立了两个建筑垃圾临时受纳点,受纳点只接受建筑残土、渣土等废弃物,建筑垃圾进场前要进行初步分类,禁止将工业垃圾、生活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装修材料中含木头、塑料、玻璃等垃圾卸入建筑垃圾临时受纳点,城市综合执法部门将负责对建筑垃圾运输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三是医疗垃圾。县内各医院的医疗垃圾委托延吉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进行收运及处理;四是餐厨垃圾。中心城区大部分餐饮、酒店及机关食堂的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合,由安图明日公司餐厨垃圾回收车负责到各垃圾回收点进行统一收集,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因缺少资金,未建设垃圾分类处理厂,使得回收上来的分类垃圾与其他垃圾混淆;二是尚未形成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回收利用价值高且易分离的垃圾一部分由环卫工人把收集到的生活垃圾简单的分类收集,另一部分由居民直接卖给废品收购者。回收的废品主要是金属类、纸类和塑料类包装物等,然后把收集到的废品变卖到私人废品收购点,回收利用价值高的废弃物大部分在进入城镇垃圾清运处理系统之前已被回收利用;三是县内群众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虽然我县已在城区内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箱,但因群众对垃圾分类缺乏一定的认识,垃圾分类意识较为薄弱,减缓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进度。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工作。通过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常识,使全县群众都能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二是进一步强化机关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机关办公区域垃圾分类示范引领作用,在现有垃圾分类回收箱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机关办公楼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同时,加强对机关办公楼内工作人员及保洁人员的培训,通过例会、专题培训等方式,提升全员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三是逐步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工作正式实施后,进一步细化考核细则,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到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将各公共机构垃圾分类推进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鼓励约束各公共机构自觉作好垃圾分类。

  四、对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提出的建议

 建议上级部门给予资金支持,建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及餐厨垃圾处理厂,确保分类收集的垃圾在终端能够得到有效处理。

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篇4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市红十字会多重举措积极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措施。成立xx生活垃圾分类及减量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我会分管同志为副组长,明确了由项目工作人员作为垃圾分类工作具体经办人员;方案同时明确实施范围、目标任务、分类要求和具体措施等,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我会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2、发放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倡议书。以举手之劳小动作,破解环境大难题为主题,倡导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掌握垃圾分类政策知识当好宣传员、养成保持低碳环保生活习惯当好引导员、积极维护垃圾分类成果当好督导员。

 3、开设宣传专栏。在办公楼主要出入口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垃圾分类宣传,营造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

 4、投放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桶。专门订制分类垃圾桶,投放在办公大楼出入口、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场所。

  二、存在不足

 截至目前,实现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定时定点、直收直运、日产日清,全体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氛围基本形成,应当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群众期望达到的效果还有不小差距,一定程度上存在群众中消极抵触不愿分、感到麻烦懒得分、被动应付随性分、了解不够不会分等情况,特别是前来办事人员随手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说明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业务培训机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机关内部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减量氛围,同时扩大宣传范围,在机关醒目位置张贴有关垃圾分类减量知识海报,引导办事人员共同遵守垃圾分类规定。

 2、进一步加大检查督查力度。在容器标识、颜色、宣传氛围布置、台账等方面进行查漏补缺,针对少数职工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不足、分类投放质量较差的情况,及时进行检查通报,并采取问责等刚性措施。

 3、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主动与主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征求指导意见,及时上报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完成公共机构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等一系列措施。

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篇5

 根据《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20)》精神要求,我局通过科学谋划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积极做好垃圾分类示范推广和宣传工作,确保我局机关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

 一、严抓责任落实,确保任务有序推进。结合本局实际,成立本单位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行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将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公共区域软硬件提升、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等内容作为实施重点,按计划、按步骤有序实施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对全局行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动员部署,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为全面启动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奠定基础。

 二、注重示范推广,积极做好先行先试。为切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垃圾分类工作中示范表率作用,我局以机关为重点,精心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氛围营造,在各处室部门中同步推进。

 三、强化宣传引导,扩大宣传影响氛围。充分利用舆论宣传阵地,积极设置多种有效载体,面向广大机关干部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在局官网、微信、微博渠道发布垃圾分类宣传信息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工作,引导机关干部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篇6

 X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文件精神,X市X多重举措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X、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措施。成立X市X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任成员,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

 方案同时明确实施步骤和具体要求等,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力推进我社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开展。

 X、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宣传动员,讲解、学习垃圾分类的内容、意义、目的。二是结合我社实际,利用现有资源,如LED、宣传栏和张贴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搭建宣传平台,生动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知识,扩大知晓范围和分类力度。

 X、投放分类垃圾桶。一是机关大院内:设置一处集中投放点,集中放置四分类垃圾桶,分别为可回收物垃圾桶、其他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桶一套;二是各办公室:设置一个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双拼垃圾桶。三是楼道内:设置一个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桶一套 二、存在不足 。截至目前,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氛围基本形成,应当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有个别工作人员和部分前来办事人员随手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说明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打算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机关内部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同时扩大宣传范围,引导办事人员共同遵守垃圾分类规定。

 另外,不仅要有垃圾分类的硬件设施,更要让软件跟得上,让人们养成垃圾分类习惯,通过采取激励措施不断固化行为习惯,并出台相关的惩戒制度等。

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篇7

 区垃圾分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公共机构、学校垃圾分类全面展开

 1、区136家单位均已做到垃圾分类全覆盖,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到位。各镇街、各系统相继召开了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到基层一线。

 2、区分类办根据市、区要求对辖区内集贸市场和港口码头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做到垃圾分类无角。截止目前,针对全区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已开展垃圾分类专项督查5次,印发垃圾分类工作通报5期,下发整改督办单4次。

 (二)小区垃圾分类工作逐步推进

 1、11月1日,区首批8个试点小区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12月31日,第二批6个小区生活垃圾工作启动。其中,12个社会化定点定时投放模式小区硬件设施全部配置到位。每个小区2名督导员现场引导指导居民分类投放。

 2、2个市场化智能收运模式小区,配备了22组智能化分类箱且使用率为100%。截止目前,2个小区入住1152户共发放921张智能积分卡,对于还未领取积分卡的用户,通过挨家挨户电话、上门等方式进行宣传,力争最短时间做到小区全覆盖。

 目前,14个试点小区正在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并开始厨余垃圾的收运,每天可收运厨余垃圾460余公斤。

 (三)创新宣传形式,助力垃圾分类

 1、结合主题宣传日、党日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大力宣传垃圾分类。

 2、区环卫利用保洁车辆小喇叭循环播放垃圾分类宣传知识,流动宣传;组织开展垃圾分类,鼠能生巧迎新春积分兑换活动。

 (四)各部门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1、区城管局联合商务局给农贸市场商户进行宣传培训并每个商户配置了厨余垃圾桶。

 2、区教育局组织各小学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行知识竞赛、绘画等比赛,开展主题班会,利用垃圾制作艺术品等方式提高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创新实行班级垃圾分类回收积分制;鼓励每个学生争当家庭记录员和监督员,互相监督,创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五)督查常态化,完善考核机制

 1、区分类办根据五大项十四小项每星期对小区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要求责任单位积极整改,对于工作推进缓慢的单位列入年度考核。

 2、区召开了五次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完善和印发对各镇、街,各成员单位和招标公司的考核暂行办法和细则;每月印发工作月报,对典型和积极做法进行宣传和报道。

 (六)落实拒收制度,倒逼分类成效

 1、区计划对五个中转站进行改造升级,增设厨余垃圾分拣、可回收物暂存和有害垃圾暂存点,目前三个中转站已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

 2、对存在混装垃圾行为的单位或小区累计三次告知拒绝整改的拒绝收运,直至分类达标后恢复收运。

  二、存在问题

 (一)宣传工作宣不到位,传不到心,落不到行

 垃圾分类宣传仅限于垃圾分类本身,但对于垃圾分来何用、真分假分等受到质疑,造成公众对垃圾分类的用途和目的尚未形成共识,对分类环节和处理能力尚存疑虑;分类宣传浮于表面,与倡导行为、促成习惯,仍有很大差距。

 (二)执法保障机制存在不足

 垃圾混投混装混运禁而不绝,各类扰乱市场的违规运输行为时有发生,缺乏刚性执法和监督,没有制度和法律法规保障。同时,

 (三)督办通报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于各镇、街、主管单位考核督查不够严格,督办通报制度不够完善。

  三、2020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做好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严格落实市、区要求,坚决执行定时定点投放制度,积极开展撤桶并点工作,督导员现场督导、破袋指导发挥作用、分类运输转运车车辆合理配置到位,提高小区居民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探索垃圾分类工作新亮点。

 (二)巩固加强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和学校的分类成果

 坚持常态化的检查和通报,查缺补漏,积极落实不分类不收运等措施。

 (三)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力度。

 创新宣传方式,积极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为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造势,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受益、人人参与,全民共享绿色生活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环卫收运承接能力

 提升厨余垃圾转运能力,购置厨余垃圾收运车,合理制定居民小区厨余垃圾收运方案,进一步规范中转站管理,落实准入、不分类不收运制度。

 (五)加强监督检查考核力度。

 建立月度考核机制,考核结果纳入区政府目标考核任务;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现场督导检查,督促各镇街、各单位自查自纠,对于工作推进缓慢的单位进行通报。